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的骨质流失就越快,那么骨质疏松症具体是什么呢?它的形成是什么呢?下面有请通辽养老院的专业人士通辽锦鹏养老公寓的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随着骨的脆性增高、发生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骨密度降低、慢性疼痛、活动能力下降等。另外,还有骨折等并发症导致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老年骨质疏松症受年龄、性别、婚姻、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较为复杂。
病因:
老年OP与年龄、性别有关,65岁以上、女性老年人OP发生的危险性大。性别对骨量的影响主要与激素有关,人的骨骼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理过程中,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多种激素浓度发生改变,如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这些激素的变化或独自或协同作用,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导致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增加。
婚姻、学历对老年OP的发生有影响,丧偶或离异、初中及以下学历者OP发生率高。文化程度低的老人在经济来源、社会联系与支持方面欠佳、接受OP的健康教育信息渠道少,从而自我保健意识和行为也差。
饮食习惯与老年OP的发生有关,主食以面食为主、鱼及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摄入少的老年人OP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此类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老年人总的饮食摄入较少,蛋白摄入不足,可以造成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引起骨基质合成的不足,新骨形成便会明显的落后,容易发生OP,更易导致OP性骨折。